制作方法 大型馬鈴薯淀粉生產(chǎn)工藝過程與小型生產(chǎn)工藝基本相似,其工藝流程 : 馬鈴薯-水力輸送-清洗輸送-二級清洗-清洗去石提升-粉碎、分離-除砂-濃縮精制-真空脫水-氣流干燥-成品包裝。
1、 清洗工藝及設備
馬鈴薯淀粉設備加工示意圖
主要是清除物料外表皮層沾帶的泥沙, 并洗除去物料塊根的表皮,去石清洗機是要去除物料中的硬質(zhì)雜。對作為生產(chǎn)淀粉的原料進行清洗, 是保證淀粉質(zhì)量的基礎,清洗的越凈,淀粉的質(zhì)量就越好。輸送是將物料傳遞至下一工序,往往輸送的同時也有清洗功能。常用的輸送、清洗、去石設備有:水力流槽、螺旋清洗機、斜鼠籠式清洗機、漿葉式清洗機、去石上料清洗機、(平)鼠籠式清洗機、轉(zhuǎn)筒式清洗機、刮板輸送機等。根據(jù)土壤和物料特性可選擇其中的一些進行組合,達到清洗凈度高,輸送方便的要求。
2、原料粉碎及設備
粉碎的目的就是破壞物料的組織結構,使微小的淀粉顆粒能夠順利地從塊根中解體分離出來。粉碎的要求在于:
1.盡可能的使物料的細胞破裂,釋放出更多的游離淀粉顆粒;
2.易于分離。并不希望皮渣過細,皮渣過細不利于淀粉與其他成份分離,又增加了分離細渣的難度。
3、篩分工藝及設備
淀粉提取,也稱為漿渣分離或分離,是淀粉加工中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直接影響到淀粉提取率和淀粉質(zhì)量。粉碎后的物料是細小的纖維,體積大于淀粉顆粒,膨脹系數(shù)也大于淀粉顆粒,比重又輕于淀粉顆粒, 將粉碎后的物料,以水為介質(zhì),使淀粉和纖維分離開來。
4、洗滌工藝及設備
淀粉的洗滌和濃縮是依靠淀粉旋流器來完成的,旋流器分為濃縮旋流器和洗滌精制旋流器。通過篩分以后的淀粉漿先經(jīng)過濃縮旋流器,底流進入洗滌精制旋流器,達到產(chǎn)品質(zhì)量要求。設備配有全套自控系統(tǒng),采用優(yōu)質(zhì)旋流管及優(yōu)化的排管方案,可以使一級旋流器排除的淀粉乳濃度達到23Be’,是淀粉洗滌設備的理想選擇。
5、淀粉脫水
馬鈴薯淀粉常采用真空吸濾脫水機。可實現(xiàn)自動給料、自動脫水、自動清洗。
6、淀粉干燥
氣流干燥機是利用高速流動的熱氣流使?jié)竦矸蹜腋≡谄渲?,在氣流流動過程中進行干燥。具有傳熱系數(shù)高,傳熱面積大,干燥時間短等特點。
7、淀粉冷卻與過篩包裝
淀粉經(jīng)干燥后,溫度較高,為保證淀粉的粘度,需要在干燥后將淀粉迅速降溫。冷卻后的淀粉進入成品篩,在保證產(chǎn)品細度、產(chǎn)量的前提下進入一道包裝工序。
小型工廠生產(chǎn)的淀粉渣不經(jīng)干燥直接作為飼料,而大型工廠的淀粉渣大都進行干燥。為了節(jié)省熱能消耗,可以先經(jīng)壓榨機脫水,然后用氣流干燥機進行干燥。
馬鈴薯的碎磨分一次碎磨和二次碎磨,碎磨的目的在于盡可能地使塊莖的細胞破裂,并從中釋放出淀粉顆粒,一次碎磨是把 洗凈的薯塊直接粉碎,粉碎后的漿是一種混合物,這種混合物是破裂和未破裂的植物細胞組成。從細胞中釋放出來的淀粉為游離淀粉,殘留在未破裂的細胞中的淀粉 物結合淀粉,結合淀粉與渣一起排出。馬鈴薯細胞破壞的程度能表明從細胞中取淀粉顆粒的程度。
粉碎馬鈴薯塊莖的設備有創(chuàng)絲機和捶擊粉碎機。在馬鈴薯淀粉加工中常采用對一次粉碎后糊提取游離淀粉,對提取游離淀 粉后的粗渣進行補充碎磨為二次磨碎。二次磨碎可以提高對馬鈴薯的碎磨效率2—4%,為了提高二次碎磨的效果,應盡量使渣脫水,并使渣中的干物質(zhì)不少于10 —20%。在碎磨操作中,如果薯塊腐爛不充分,細胞組織破壞徹底,淀粉不易取凈,淀粉的分離也不能迅速進行,如果磨的過細,也會造成分離淀粉困難。馬鈴薯 塊莖磨碎后,生產(chǎn)淀粉用水要求是無色透明,不含鈣質(zhì)的軟水,否則,水的雜質(zhì)與顏色就要滲入淀粉中,影響淀粉的質(zhì)量與色澤。